今天的第一個景點-寂靜之塔(Tower of Silence),也就是拜火教教徒舉行天葬的地方。下車時聽到有團員碎碎唸:「大年初一的,看這什麼東西嘛,清明節的時候來還差不多」XD。導遊向我們介紹這塔的名字時還耍白痴地說:「你們知道這裡為什麼叫寂靜之塔嗎?你們看,因為這裡很安靜的關係」。聽完之後,這沙漠中的荒城顯得更寂靜了,彷彿還有烏鴉從頭上飛過……。
為什麼拜火教的教徒要舉行天葬?據說因為他們視火、水、土和陽光都是神聖不容玷汙的存在,若將屍體埋在土裡,會汙染大地,因此他們築了一座高塔,將屍體搬運上去,使之與大地隔離。
話說,這個天葬塔還真是有夠高,我爬到快斷氣,心想等我爬到大概也可以葬在那了。爬到一半遇到德黑蘭來的旅行團,很多人都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,有人問我們是哪裡來的?有人露出友善的微笑,說:「歡迎來到伊朗」,真是啾甘心。我還發現有人拿手機偷拍我們,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XD。
高塔下方的建築群是死者家屬的歇腳處,在舉行天葬儀事期間,死者家屬就待在這裡休息。
終於爬到了
所謂的天葬,就是將屍體曝曬於塔頂,待禿鷹啄食完畢後,將剩餘的骨頭磨成粉,放在塔中間的圓洞,經由雨水的沖刷與洗滌,使人潔淨地回歸大地。(心中OS:舉行完天葬時,現場應該會血跡斑斑吧?!我就不信禿鷹的用餐禮儀有那麼好,吃完還會收拾餐桌)。
拜火教神廟(Zoroastrian Fire Temple)
離開寂靜之塔,接著來到拜火教神廟。建築的上方有一個長翅膀的老人的圖騰(Fravahar),代表七種意思:老人象徵的是智慧;他的手心是向上的,表示成長與茁壯;他拿的手環是在提醒人民遵從神的指示;他的翅膀代表善言、善思、善行;中間的大圈圈表示永恆的世界與輪迴;圈圈下面的繩子表示要人遵循Spenta Mainyu(光明)而抗拒Angra Mainyu(黑暗);尾端的三層羽毛表示惡思、惡言和惡行。
神廟裡面有幅瑣羅雅斯德的畫像,以及據說已經持續燃燒1500多年的聖火。據說可能是為了美化形像,而將瑣羅雅斯德的眼珠畫成藍色的。
接著我們參觀一個小型的博物館,裡面展示許多興建地下渠道的相關資料。這棟建築的外觀很平凡,但內部十分精緻,充分顯現當時所有者的財力。
在沙漠地區十分缺乏水資源,水源通常是由附近的山上引導過來的。據說挖掘地下渠道這工作都是由老人所擔任,因為老人比較有經驗且較有毅力,深知水源的重要性,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從事這艱困的工作。另一方面,也是因為他們不希望年輕人的生命因此殞落,而決定犧牲自己。
這些老人先在山腳下掘一口井,再順者水脈的方向掘了第二個、第三個……,接著鑿通井與井之間的通道,讓水沿途順流至村落。由於他們的任務是開出一條水道而已,為求省時,通道並沒有鑿得很大,因此常常是需要一直彎著腰作業的。
離開博物館,我們沿著彎曲的巷弄,朝清真寺前進。途中經過許多看起來已荒廢的住家,他們的房子有一小部分是建在路面以下,據說這樣會比較涼爽。門上通常有二個扣環,比較大的環是男性專用,敲起來聲音較低沈;比較小的是女性專用,敲起來較清脆。
沿途很多門環都只剩一個,另一個早已失蹤,我們幾個走在最後頭的團員,突然發現一戶人家的兩個扣環都好好地掛在它的大門上,很高興地輪流去敲敲看,敲到一半,旁邊有一位老先生突然加入敲門的行列,起初以為他也是遊客,和我們湊熱閙,結果很囧地發現:門竟然從裡面打開了!他是這家的男主人!!驚嚇指數百分百。
星期五清真寺(Jameh Mosque)
建於12世紀,14世紀時重新整修,擁有全伊朗最高的叫拜塔(48M)。
午餐過後,開車移動到下個城市,也就是人稱半個世界的伊斯法罕。途中經過了一個古代的驛站,驛站已荒廢許久,且大門深鎖,因此我們只好站在大門前聽導遊講古。講到一半,有一群伙伴從遠方漫步而來,加入我們的行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