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多以前就有考慮報名社大長笛課,可是時間和地點搞不定,這間社大離家比較近,美中不足的是和瑜珈課衝堂,因此到開學之前都是打算報名另一間,沒想到九月初發現預計目標已額滿,掙扎了幾天決定暫停瑜珈課,開始社大的課程。

        家人聽到我報名長笛課很不給面子地噗哧大笑,說這完全不像我會做的事,因為我從小就不喜歡音樂課,對樂理、音樂賞析、唱歌、上台表演都沒興趣,平常也沒有聽音樂的習慣,覺得音樂很吵,但他可能忘了我小時侯很喜歡直笛,現在轉而對長笛有興趣也不是那麼奇怪吧。

第01週 課程說明

        前面一小時老師在講解班務、發課表和譜給舊生,講解的空檔老師有問我一些問題,像是:有沒有學過?有笛子嗎?笛子有沒有保養過?他說課程會依程度分級,並且說明有些人很在意級數、喜歡晉級、跳級,但是每個級數都有設定的目標,如果跳過可能會造成基礎不穩,建議按部就班地學習。

        到八點多老師宣布自由活動,同學拿出笛子各自練習。終於可以讓笛子出來透透氣,依表定課程內容今天沒有進度,所以我把教本拿起來隨便找幾首練習,大約九點大家開始收笛準備回家,總覺得才剛熱完身,練笛的時間好短。  

第02週  班務設定

        這週也沒有進度,前一小時老師再次講解班務、課程安排,一樣是八點開始自由活動,九點就收工。同學們上週已拿到譜和課表,我兩手空空,因此自由活動時跑去問老師我是否有作業?老師說我上週是旁聽所以沒有給我壓力,聽到我說已經報名,開始討論課程分級。

        分級選擇從頭到尾都沒有拿出笛子,老師口頭問一連串問題:「會不會T舌?吹得出中高音嗎?切分音沒問題?圓滑線和斷音?數拍子?」我心想有沒有問題應該不是由我自己覺得吧?!老師要我自己選擇級數,我選不出來,最後老師推薦從第三級開始,課程的重點在練習節奏、高音 Mi、#Fa、#Sol。

        拿到課表發現十八週的課中扣掉最前面兩堂介紹、幾堂音樂賞析、公民週、音樂交流會、成果發表,實際上只有十堂課有功課,而且每次的量很少,用二本教本,每本教本只有二行。  

第03週

七點多到教室時同學們已經各自在練習,老師說覺得可以的時侯就自己去找他,沒練好不想找他也沒關係,他不會點名。我打定主意不管有沒有練好,每次都會去交功課,不然會覺得白來上課。

裝好笛子後照例從音階開始熱身,熱完身老師問我是第幾級?並說對我而言三級的課程應該沒有問題,這不表示在三級會學不到東西,可以把目標放在每次的功課都一次過關。老師問:「你覺得一次過關容易嗎?」當然不容易,我很清楚光是節拍就可能大NG,而且吹得出聲音不見得會吹得好聽。

練習十分鐘後去交功課,藍本老師說我節奏吹得忽快忽慢,但換氣還可以,建議在練習時要使用節拍器,另外他還說吐舌別太用力,要輕一點。黃本一次過關,老師有提醒我黃本後來的難度會高於藍本。這我有發現!這學期最後一首功課有高音#Fa、#Sol,這兩個音我常吹不出來。老師建議可以提前練習比較難的部分,並要我體會不要用力去吹高音,而是加快氣流速度

第04週

這次的作業也是節拍不對,老師再次建議練習的時侯要使用節拍器,還問我是不是很不喜歡節拍器。我在家練習時有開,覺得它好吵,會分心到一直吹錯,想說交功課時別帶去干擾,老師的意思應該是交功課時也要開節拍器,他說要習慣它的存在,漸漸地就不會被干擾,練久了只要偶爾看一下有沒有跑拍就好。

        這學期團練的三首曲目訂出來了:《I See the Light》、《Beauty & Beast》、《日不落》,前二首是我的菜,第三首沒聽過。

第05週 古典音樂賞析

古典音樂賞析週,播放的是莫扎特的k525,老師說全長約二十分鐘。小時侯被帶去聽過幾次音樂會,每次都聽到睡著,有點擔心自己是否能全程保持清醒,觀察一下同學,很多低頭看著手機,於是我也拿出手機救援。播放音樂時老師有同步講解,時間過得比想像中快。

大約七點五十開始自由活動,八點半開始團練。上週是對節拍器唱出音符,今天實際吹奏,對節拍器練習幾次後改成配伴奏吹奏,我覺得配伴奏比較難抓拍子,所以常常等別人先吹才跟著吹。

第06週

交作業時有帶節拍器,但覺得它太吵調成靜音,如果一直看著節拍器就要用背譜的,有時侯記不熟,一下看譜一下看節拍器,分心得很嚴重,連圓滑線都沒注意到,被老師糾正。節拍的部份,老師說我的十六分音符太快。

        上課的重點依然是節拍器的使用,老師說我終於開始用節拍器是件好事,但要把聲音打開,習慣用聽的,現在的練習曲很簡單,也許節拍只差一點點不覺得有什麼大問題,將來表現複雜的曲子或配上伴奏會對不上,愈差愈多。

        另外,老師有點在意我是坐著吹笛子,他問我以前有上過課嗎?老師怎麼教?我就照實回答:「他說通常是站著吹,但在樂團是坐著,所以我就選擇坐著吹。」老師說坐著吹算是特例,他希望我能練習站著吹,姿勢也會影響到發力,他指出我不但是坐著,還坐得很隨興。我……先練習坐得端正好了,我不排斥站著,但很排斥揹著沈重的譜架出門。

第07週

  藍本和節拍器完全對不上,不小心愈吹愈快,搶了好幾拍。另外,老師說我吐舌太大力,吐舌只要自己聽得到就好,他還指出我的中音Mi和Fa常常會破音。黃本一次過關,因為節拍很單純,都四分音符又沒有高音。

  老師說這些練習曲不難,但是這些被挑出來的缺點就是我可以學習和改進的地方。其實我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來上課的,從簡單的練習中穩固基礎,如果練習曲太難,光練熟那些旋律就花很多時間,可能會沒有余裕去注意節拍或其他小地方。

第08週 請假

  這週請假去聽迪士尼《公主音樂會》,曲目包括了魔髮奇緣、花木蘭、勇敢傳說、小美人魚、真假公主、大力士、公主與青蛙、阿拉丁、獅子王、海洋奇緣、風中奇緣、美女與野獸、冰雪奇緣的歌曲,還有幾首我沒什麼印象,大螢幕上撥放著動畫片段,歌手現場演唱,一次聽到那麼多首喜歡的歌曲覺得開心。

       《Mother Knows Best》開場時歌手說她要唱一首與母親有關的歌曲,然後開始列舉灰姑娘、白雪公主、苿莉、小美人魚、貝兒、艾莎......等等,他們的媽媽都死了~因為她唸得又快又順語氣充滿吐槽感,全場爆笑。

112-2 長笛研修

第09週 公民週

第10週 浪漫音樂賞析

        音樂賞析老師播放的是《卡門第一組曲》,他說其中的《間奏曲》在第十二等級的課程中會出現,十二級離我還很遙遠,一個學期升一級,要四年半才會到十二級。我比較喜歡最後一首《鬥牛士進行曲》,老師說這首沒有編進課程裡,因為速度太快,社大的學員裡目前他還沒看過有人能以這速度演奏,降速又會失去它的特色。

        補交前次的作業,老師說我終於對上節拍器,但是有時侯會分心而忘記圓滑線的存在。另外,藍本雖然前後有對上節拍器,中間卻走拍,因為很多附點音符,我把不是附點的吹成附點,偷吃掉休止符。

第11週

  藍本勉強過關,這次在練三連音,老師說我第三小節有點跑拍但自己拉回來了,沒什麼大問題,三連音的重點就是要吹得平均。黃本看似簡單幾個音符,因為全是高音又有圓滑線,吹得有些吃力,有時侯沒有持續送氣就會有停頓的效果,檢討時老師指出不是只有T舌才會造成中斷,氣的持續也很重要

        話說今天遲到快二十分,有點不好意思所以走路走比較快,走到有點出汗,結果進教室後發現只有老師一個人,老師說我是第一個到的。哈哈,這就是所謂的安全感?遲到的時侯發現其他人遲到更久。

第12週

這次作業在練習切分音和圓滑線,老師說切分音的表現沒問題,但我吹成變奏曲,向上爬爬太慢,向下又跑太快而踩煞車。圓滑線的部分節拍器調太快,不斷在後面追而沒把圓滑線表現好,老師叫我關掉節拍器再吹一次,好聽很多。老師建議以後練習功課時可以先吹幾次,找到自己最適合的節奏再去調節拍器。

        課堂的空檔,老師說這學期已經過三分之二,問我這學期有沒有什麼想達成的目標?或是有沒有什麼問題想解決?我說覺得自己吹出的聲音很難聽,且高音常吹不出來。老師說有三種常見的吹高音方式:加快速度、加強氣流、用力吹,其中加快速度是最好的方式,而用力吹最難聽,吹高音先求吹得出聲音,再來是練習把音量變小,吹出小聲的高音

第13週

        這次應該也算勉強過關,節拍調106,大部分的段落這速度剛好,但中間有一小段升降記號比較不規則時就差點跟不上,老師說這表示節拍器還是調太快,要再多練習選擇適合自己的速度。

        聽到一個好消息(?),社大公布這學期不會有成果發表會,我對成果發表興趣缺缺,取消正合我意。雖然沒有成發,同學們決定團練還是照舊,但可以不用趕進度。

第14週

這次的功課老師指出二個缺點,第一個是音色,換氣或高低音轉換之後常會破音,他說看得出我有試圖修正,所以這方面先不多說。再來是節拍,主要節拍有對在拍點上,但是跟在拍點後面的音會太快,例如兩個八分音符,第二個就會變快,要注意分配平均。

老師說有些人天生節奏感就很好,不用特別訓練就很準,那算是一種天賦,但是節奏感是有辦法靠後天訓練的,靠著節拍器輔助和修正,練習久了就會得到後天的節奏感。我懷疑我是屬於特別沒天分的112-2 長笛研修

番外篇

        自己跑來音樂賞析,總共有八部動畫的組曲:《風之谷》、《天空之城》、《紅豬》、《魔法公主》、《霍爾的移動城堡》、《魔女宅急便》、《神隱少女》、《龍貓》,特別演出是由手風琴演奏《來自紅花》,安可曲是《崖上的波妞》。

        最喜歡《天空之城》的主題曲,前半段很優雅後半段氣勢逐漸變得磅礴。《人生的旋轉木馬》快板的部分讓人覺得木馬要起飛。《魔女宅急便》的組曲中包含《 晴れた日に》、《海の見える街》、《かあさんのホウキ》,這三首剛好最近在練習,很有親切感。《龍貓》的旋律出現時全場都忍不住跟著打拍子。

       第一次保持清醒聽完整場純音樂,果然只要有興趣就不會想睡,如果是古典樂八成會睡著,不管是什麼大師來演出,可能還因為是大師而更好睡。

112-2 長笛研修 112-2 長笛研修 112-2 長笛研修

第15週 現代音樂賞析

音樂賞析播放的是德布西的作品,我只聽過《月光》,中間兩首曲名忘了,最後一首是《牧神午後前奏曲》,老師說這首比較長且曲風可能會讓人想睡覺,但因為是很有名的曲子,還是希望我們能欣賞一下。果然聽到一半開始愰神,默默拿起手機救援。

音樂賞析外,有同學交團體作業,是初級教本裡的三重奏。最近剛換手機,趁機來測試錄影功能,錄完發現檔案非常大,才二分鐘的影片就有200MB,因此又去下載壓縮影片的APP,幫它瘦身後才傳到群組。

第16週 交流音樂會

交流音樂會是指等級一到三的同學,找等級五以上的學長姐合奏一首這學期練習過的功課。本班等級三以下的人只有我,且落跑了,因此交流音樂會流標,變成各自練習。

老師說既然沒有要表演,那要交功課也是可以。我前半堂課練習幾次功課,覺得不是很穩定,決定下星期再去(就算下星期應該也還搞不定)。黃本的最後一首作業有我很棘手的#Fa和#Sol,有時可以有時不行。練習時老師對我說這首是這學期很重要的一個功課,說我有時會吹不出聲音是因為吹氣角度沒掌握好

第17週

最後一次功課有點慘,高音#Fa、#Sol吹得虛虛的就算了,連藍本簡單的練習曲都吹得很破,吹完覺得尷尬,怎麼可以這麼難聽。老師說我吹氣的方向不對,他說吹氣會有慣性,平常沒拿笛子時吹氣會習慣往前吹,但吹長笛時往下吹比較容易進入好球帶,他說我剛開始有往下吹,後來漸漸偏移、逐漸往上,因此聲音就出不太來。

老師建議我高音吹不太出來時可以先改善角度,如果改善角度還是吹不出來,才來注意氣流的速度。回座位後自己練習時,我又吹不出來#Fa,所以先吹Sol再降回來,老師也支持這樣的操作,說#Sol吹不聲音也是可以先吹La再降回來。

第18週 實習音樂會

依照遊戲規則,實習音樂會有有兩種形式,一種是單純表演,一種是上課,差別在有沒有印一份譜供老師檢視。我很討厭表演,老師曾說過他會設計這樣的內容是因為這是他想要和我們分享的,就像主廚會想端出拿手好菜一樣。那時我默默地想著:我煮出來的東西都燒焦,要怎麼端出去?因此輪到我的時侯立即把預備的譜拿出來,表示我要選上課!上烹飪課把菜煮到燒焦應該是可以被原諒的吧(?)

等我回座位老師指出幾個缺點:有些圓滑線沒表現好、有幾個16分音符吹得太模糊、連續幾個兩個音一組的圓滑線,拍子有細微落差,老師說整體不會太明顯,但聽得出多一點或少一點。我自己最在意的點老師沒提,那就是音吹得好破,老師大概覺得這缺點我也知道,就沒雪上加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ugg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