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 

        剛到泳池報到時教練問大家的目標,我說想學抬頭捷和踩水,教練好奇地反問:「為什麼會想學抬頭捷和踩水?是要考救生員嗎?」我:「對,有點好奇」聽到我的回答,教練開始幫我物色要去哪裡參加救生員班,我趕快說:「現在還不行,我游得很慢」教練才回到現實,改問:「你之前有學過游泳嗎?」

  因為不是初學者,被分到和舊生一起游。熱身的打水,教練說我腳動太慢、游得太悠閒,要動快一點順便鍛鍊體能,不然進救生班會跟不上。

  教練看了我的自由式,說動作沒有什麼問題,他看我游一趟就開始喘,疑惑地問:「你划手有很用力嗎?看你的划頻游起來應該不會累,換氣的時間也很充足才對」我說有時候氣沒有吸很足,很快又沒氣。教練問我換氣是怎麼換的?什麼時候吐氣?我:「水面上吸氣,一入水就開始吐氣,像在陸地上呼吸一樣。」教練說這樣不行,要我改變呼吸的方式,入水後先憋著不要吐,等要換氣時再一次吐完,出水吸氣,他說這樣才能讓身體保持浮力,而且憋著氣可以比較專注,動作也能比較有力。

  我照著教練說的換氣方式,划手的推進力好像有比較大,但不是很習慣,有時候吐氣和吸氣的時機沒控制好反而更累。教練要我先練習這種快吸快吐的換氣方式,並叫我游泳時至少要以五十公尺為單位,不要游二十五就站著休息。出發及轉身都要做水中出發動作:蹬牆後踢蝶腳二下,不用太多下,大約五公尺就浮出水面繼續游,教練提醒我游泳時節奏很重要,要保持固定的節奏才能游得久,不要剛開始體力好就游比較快,游幾趟就會後繼無力。

  快下課時教練請我試游抬頭捷,我尷尬地說我游起來像溺水,他忍笑:「沒關係,試試看」游完教練說我腳太沈,腳要動快一點,腹部要用點力把身體挺起來,並說:「抬頭捷是很耗體力的泳姿,你需要的是加強體能」。

  教練接著問:「蛙式沒有問題吧?」我心想游很慢算不算是問題?教練沒有要我游給他看,自己下結論:「會自由式的人蛙式應該都沒什麼問題」呃……是這樣嗎?     

02

     自由式第一次游到四百公尺,如果不是教練站在那裡,應該可以達成五百公尺,因為我改成用二拍換氣,氣比較足夠,且換氣前有記得把氣吐乾淨以免吸不進氣。

  教練說我的自由式是拖著腳在游的,打水有時候腳會太彎,不是每次都那麼彎,好像是換氣的時候會比較彎,要我多練習打水,他說游泳的時候有三個地方要露出水面:頭、臀部和腳跟,讓身體平行水面才不會有水阻。蛙式則是被說滑行的時候腳沒有併攏,教練提醒我在下次划手之前腳都不能動,要伸直併攏。

03

   教練叫我們練習S形划手,入水後先往外撥再往內划,目前為止我感覺不出來它的效用,但是入境隨俗,在社大上課時就照教練的教法練習,平常就照老師教的方法練習,也許有一天能找到最適合我的方式。

  蛙式的練習,教練請大家拿浮板抬頭踢蛙腳,說這學期要教舊生游抬頭蛙,希望我也能順利學會。他說游抬頭蛙的時候,腳要稍微向斜下方踢水而不是只往後方,這樣才能提供身體上浮的動力。

  上課時聽到教練和新生說:「成人學游泳,除非是要去比賽,不然不需要追求速度和距離,要的是游得順、游得協調」我覺得這個要看階段,對完全新手來說要先游得順,逐漸進步之後想要的就會愈來愈多,希望能游得更漂亮、更快、更持久。

  下課後在等淋浴間時我跑到空水道練習踩水,才踩幾下教練就很熱心地漂過來,順便建議我哪裡水最深。他說我踩水的姿勢大致OK,但頻率太快,要再放慢一些、腳踝要再柔軟一點,別蹦太緊,剛開始練習不用把身體撐那麼高,鼻子出水面就好,教練還問我:「你有換氣嗎?」我不好意思地承認我都自然呼吸。

04

     蛙式被指出在踢蛙腳時腳板太快鬆開,和老師說的一樣,他最近也曾提過這件事。另外,教練說我在蹬的時候比較大力,而在夾的時候就比較沒力,腳會合不起來,蛙腳主要出力的地方應該是在夾

  話說拿浮板游蛙腳,手撐得好痠,在那甩手時被說:「別人都是腳痠,只有你是手痠」這句話好像不久前曾經聽過XD。

  練習踩水時有記得換氣,搖擼有時候很順,手和腳的方式相反好像浮力會比較好,也就是腳往外踢時手往內划、腳內縮時手外划。練到一半教練從後面冒出來,建議我蛙腳踢大一點會比較輕鬆,我看教練他的蛙腳踢到身體前面快要伸直,但是我這樣踢會重心不穩。教練還說剛練習時先求輕鬆,身體就算起伏大也沒有關係,不要太在意身體的位置,只要保持鼻子都在水上就好。

  既然教練都來了,順便問他為什麼我前滾翻一直翻歪,教練看我翻一次,他笑說是因為我一開始就出力錯誤,我翻的時候右肩膀和頭同時用力,其實只要頭往下彎,眼睛盯著腳的方向,臀部用力讓身體翻過去。

05

  打水又被糾正腳張太開,之前以為是左右太開,今天和教練確認,他是說我上下張太開,幅度要再小一點,不要靠勾小腿而是要抬太腿,我說:「我大腿抬不太起來」教練說那是因為腰部太用力,要放鬆些,就像躺在床上一樣。這和H教練之前叫我在岸上的練習好像差不多,打水似乎要有點像小碎步?

        教練心血來潮教大家前滾翻,要我們練習原地前滾翻,他說前滾翻有三個要領:1. 翻之前要吸氣、2. 縮下顎之後向前彎腰,頭往雙腳之間鑽、3. 到踩地前身體都要縮在一起。我練習了幾十次,有稍微進步,偶爾可以翻正,訣竅好像是身體前彎時別用力過猛,太用力身體就會歪掉。對著牆練習就不是很順利,看到牆會緊張,不知不覺就出太大力。

  蛙腳被指出我夾完之後才壓腳板,這樣已經形成阻力了。另外,蹬和夾的力量分配要改進,夾的力量要大於蹬的力量,教練說我目前還是蹬太大力。

06

  同學在練習仰式踢水時我在練習蛙式出發,不到五公尺就浮起來,教練看到後問我:「你在幹嘛?」不好意思地說我在練習蛙式出發,但常常不到五公尺就浮起來。教練和老師說的一樣,叫我要一開始就從水中出發,不要從上面往下。他建議我可以用雙手撥水下沈,還有出發時不需要單手扶著牆,又不是小學生。

  練習了很多次前滾翻,嗆了好幾次,心得是翻的時候別太急,盯著水底的黑線往腳下鑽比較不會翻歪。到牆的時候可能腳要伸出來些,或者是再接近牆一些才翻,不然現在都只有單腳蹬到牆,沒辦法兩腳穩穩地踏在牆上。除了我之外有個同學也有在練習前滾翻,有伴的感覺真好。

        下課前有三條水道已經空了,趁機練習幾趟蝶式,因為不想讓其他人注意到,游的時候特別注意不要踢出聲音,還蠻成功的,手也有舉出水面,但是動作不連續,氣也沒有調得很好。

第07

  前次被教練看到我在練習蛙式出發,今天他就教大家蛙式出發,他說蛙式出發可以先踢一次蝶腳才大划手+蛙腳。練習的時候,被教練說我潛太下面,又不是在潛泳,要留一點空間讓手做動作。

  說到潛泳,教練突然想到要教我潛泳,他叫我游給他看,我用蝶腳有撐到十五公尺,用蛙式的話不到十公尺就會浮起來。針對我蛙式潛泳很快就浮上來這件事,教練說是因為我手有往上抬,腳踢的方向也不對,我是往下踢所以會浮起來,他說腳要稍微往上踢。

  教練建議我還是多練習蛙式潛泳,蛙式在救生游法裡面比較實用,要轉換方向也比較容易,他還說潛泳的時候動作要愈慢愈好,動作快比較容易耗氣。但是不知為何,蝶腳潛泳就不會有憋到快死的感覺,蛙式卻很快就憋不住。

  浮板蛙腳的練習,教練說我踢的動作還是比夾明顯,要改成輕輕地踢,用力地快速夾起,而且夾完後要併攏,不要馬上又分開。唉……好難,雖然教練說不需要用力,但不用力的話我的腳會自然漂開。還有,踢的時候還以是往後為主,不要往下(啊他上次明明說抬頭蛙要稍微往下……)。

第08

  熱身的打水教練看不下去我的慢動作,在旁邊大聲催促:「動作快一點!動作快一點!動作快一點!記得換氣!」真厲害,站那麼遠也看得到我沒有在換氣,教練應該是沒有近視。

     踩水撐到4分58秒,因為嗆到所以站起來,不然今天狀況還不錯的說,動得慢慢的也能浮起來,好像有點抓到訣竅,但我覺得要撐得久除了技巧,和體力也有些關係?

  翻滾轉身有進步,有二次成功地把雙腳穩穩地踏在牆上,要領是翻的時候不要急,頭直直地往腳的方向鑽,頭不要歪掉就不會翻歪,翻得正就踏得到牆。除了那兩次成功,其他失敗很多次,有時候身體會整個貼到地板,不然就是大嗆水。

  教練說來練習抬頭蛙時有同學請教練示範,教練說:「請那位同學游給你們看」我以為在說我隔壁的同學,因為她好像會抬頭蛙,大家都往左看,我也跟著轉頭,後來發現教練是叫我游,我連忙說我不會抬頭蛙,後來發現是拿浮板游抬頭蛙腳,這個我就會,不早說。

  本來已經上岸,淋浴間太多人我又回鍋,趁著泳池接近全空開心地練習蝶式,游到一半發現原以為已經離開的教練又回來,問我:「你會不會跳水?」我說我有試過幾次,教練又問:「入水沒有問題嗎?可以順利地入水?」呃……什麼叫順利地入水?跌下去也是有入水啊。不知道他為什麼突然問這個,不會是要叫我跳吧?!這個泳池很淺,叫新手跳水有點危險。

09堂

        剛上課時教練拿了台相機在岸上拍同學的泳姿,後來又鑽到水裡拍攝,拍完就播給當事人看,順便指出缺點。教練把畫面給我看,指出我的下半身是下沈的,影片中明顯看得出臀部沒有浮在水面上,好像差了快十公分?腳自然是在更深一點的地方。他說我有比剛來的時候好一些,但是身體的位置還是太沈,這是打水時小腿太彎造成的,想要改善有兩個方式:1、小腿伸直點,用大腿的力量打水,2、每游一陣子就刻意挺一下腰,讓身體浮上來。教練說我這樣游也是可以游抬頭捷,但建議還是要改善,讓身體浮在水面比較好,才能游得更輕鬆、更持久。

  能夠看到自己的泳姿真是太好,之前常常在腦中想像,覺得自己可能游得很不像樣還不自知,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泳姿覺得沒有想像中差,雙腳有乖乖在打水,身體左右的傾斜也沒有很誇張。

  翻滾轉身要注意,不要因為緊張就翻太快,一快就容易亂掉反而踢不到牆。有一趟試著自由式游二十五公尺直接轉身,有成功耶,轉身蹬牆後有漂到五公尺。蛙式出發有進步,太早浮出水面的狀況變少了,通常可以到七公尺左右才浮出水面,希望能夠練到十公尺以上。

10

     自由式被教練指出左手沒有做到高肘,手掌比手肘還高,變成在水面平行移動,這和老師最近指出的缺點一樣,我也有發現我左手比較卡,肩膀常常轉得不夠。

  練習蛙式出發時踢完腳身體還沈在水裡上不來,只好站起來,一起來就被教練笑:「都踢完了還不浮起來,早就該上來了」我上不來嘛,教練說那是因為我手的位置不對,踢完腳之後雙手要移到耳上的位置,身體才會向上浮。另外,他也提醒我超過五公尺線就要準備往上了。

  蛙手也有被糾正,教練說我外划沒有問題,但抱水前送的動作沒有做出來,動作只做一半,會浪費抱到的水。抱水前送之後低頭的動作要輕一點,不要用力向下鑽。

  教練問我:「好像很少看到你游仰式?」我說因為我怕喝到水,我自己游不會喝到水,通常是被旁邊的人影響的。教練要我練習用身體去感受水流,當感覺到有水流時就縮下顎,讓頭部稍微往上,可以避免嗆到。話說今天有練三次仰式出發,二次成功、一次鼻子進水。

  練習蝶腳的時候教練突然漂過來,針對蝶式提出建議。他說蝶腳的波形不要那麼大,波形小一點、前進的距離長一些,游蝶式時主要的是那個前進的距離。因此他要我練習在水中而非水面踢蝶腳,躬身時眼角餘光要看到腳掌,反躬身只要把背打直就好,不用特意去向上凹。

  除此之外,蛙式出發及蝶腳都有被提醒腳要併攏,教練建議我要養成這種習慣,剛開始要特別去留意,久了就會習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ugg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